軍事到教育文化-過去軍事基地•未來史蹟公園光復後的芝山岩

光復之初雨農系列芝山公園建設文化史蹟公園名山公園


光復之初

【日治時期建築被毀】

光復初期(民國35年),許多在日治時期所建的物品,遭到拆毀、破壞、棄置或轉賣。現在可見的,像是殘破、傾倒紀念碑塊任意棄置、石燈籠和石雕神像等,多數早已不見,近年連最後置於惠濟宮旁的一尊觀音石像,亦不知何時不翼而飛...。

位於北隘門上方的涼亭旁的地藏王菩薩亭  原石觀音座

破碑 以舊廟建材堆砌的石燈籠

六氏先生之無字紀念碑

日據時代,來芝山岩教書的六氏先生被殺害後,日本人在芝山岩設神社奉祀。台灣光復後,日治時代的建事都被拆毀,連六氏先生的骨灰(本來在大樟樹下)也被丟棄在一旁。後來,惠濟宮的住持,將骨灰安葬在大墓公(今同歸所)旁不遠處,用石塊設立小型長方形的無字紀念石柱,外型與現在相似,但來往民眾都不知其意義。

對老士林人而言,曾受日本統治、教育卻是不爭的事實。芝山巖學堂是士林國小的前身,於民國84年6月1日,士林國小慶祝100年校慶而以花崗岩石材改建,成為今日所見之「六氏先生之墓」。

 

六氏先生之墓現況


雨農系列

【中樞保衛地】

光復後,芝山岩附近成為軍事重地,週邊有士林官邸、情報局,芝山岩上部分管制,設有國軍駐守,遂可見到各式的軍事建築,如駐守的碉堡、警哨站、機槍陣地...等。

五O機槍對空哨(西砲台)

中間的水泥圓柱就是機槍放置處

五O機槍對空哨(西砲台)

八一迫擊炮陣地

八一迫擊炮陣地(惠濟宮後方)

庫房

庫房(往西砲台的小徑旁)

彈藥庫

彈藥庫(北側草坡上)

感謝:以上軍事設施名稱由曾於民國73年在惠濟宮旁的軍營服役的卡酷桑所提供。

 

【雨農將軍】

芝山岩在行政區上歸陽明山管理局所管轄,但因週邊環境幾乎為軍方及情報局所使用,帶來許多的榮民軍眷在此定居。其中有許多是情報局的前身「軍事統計局」戴笠將軍的部屬,為紀念戴將軍,芝山岩的周邊開始出現「雨農」的名稱。像是今日仍可聽聞的雨農國小、雨聲國小、雨農路、雨聲街、雨農閱覽室、雨聲新村。

〔戴笠將軍〕事略摘要:

將軍姓戴名笠號雨農本名春風,浙江省江山縣保安人。小時後由母親賴太夫人藍氏撫育長大。民國15年投入黃埔軍校,之後受令主持軍事統計局十餘年。歷經抗日戰爭、太平洋戰役等。民國35年3月17日自因公事自青島飛南京,座機失事而殉職。

民國75年,重新立「戴雨農將軍事略」碑於雨農閱覽室後方的坡地上。

戴雨農將軍事略碑

 


芝山公園

芝山岩在行政區上歸陽明山管理局所管轄,民國45年1月25日陽明山管理局創修芝山公園。此時週邊仍為軍事重地,有軍隊駐守。

 

芝山公園主要入口

【芝山岩連景】

從河濱公園看芝山岩:

芝山岩南面連景

從雨農國小看芝山岩:

芝山岩北面連景

 

【芝山岩事件紀念碑】

民國47年,為讓民眾了解日治時代發生於此的芝山岩事件,當時的士林鎮芝山公園興建委員會在雨農閱覽室後方的坡地上立新碑--「芝山巖事件碑記」。

 

 

 

芝山岩事件碑記

【住民遷移、駐軍撤離】

過去駐軍多集中於芝山岩的西側,在東側的山腳下則有人搭簡易的棚架居住。民國70年前後,山腳下的住民陸續因道路拓寬、整建等原因獲得拆遷補償而搬離;民國79年駐軍全數撤離芝山岩。除了駐軍營舍已拆除(原位於西砲台旁的廣場),尚留下許多現在仍可見到的軍事設施及拆除的遺跡。


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

【公告】

民國82年2月5日內政部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芝山岩為文化史蹟公園。

政府單位為加強維護,在民國83年9月21日訂定「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遊園注意事項」。告示牌設立於雨農閱覽室之外牆。

 

【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資源調查】

緣由:以往都市的工程建設都是由政府單位來籌劃推動,完成後供民眾使用。民國82年6月,在「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初期規劃報告完成,未來芝山岩的改變,將與現在有許多的不同。這樣的不同的影響層面,可能使原來芝山岩落入各式的景觀設計中,反而失去原有的面貌。

民國83年3月,長期帶領社區居認識芝山岩的一群義工朋友和當地居民們,組成「芝山岩文化史蹟關懷小組」,邀集了相關的學者專家,遂提出暫緩設計與施工;先進行完整的芝山岩資源調查,再提供給規劃單位依資源來調整規劃。而不同於以往的,這樣的資源調查工作,是由關心的民眾共同來發起和參與的。

經過:民國84年5月,由「芝山岩文化史蹟關懷小組」與六位教授所組成的「芝山岩資源調查小組」藉由辦理「認識芝山岩」的系列講座(地質、植物、動物、考古、歷史、景觀),帶領社區居民了解六各領域的調查工作方式,並開始為期一年的民眾參與式調查。

結果:地質組和考古組需要專業的技術,經常是透過教授的現地勘查與解說來了解,其他四組參與的民眾可藉由教授的帶領,漸進式的完成各式調查。期間,關懷小組亦發行「芝山岩之友」(共6期),聯繫六組的進度、成果、提供芝山岩的基本資料及和居民的雙向溝通...等。終於在85年5月完成芝山岩六大領域的資源調查報告,提供給設計單位參考,以做適當的規劃,以呈現文化史蹟公園的真實面貌。


105號公園  (名山公園)

都市計劃裡士林105號公園,定名為「名山公園」。

士林105號公園原處是低於至誠路面一層樓多的低地(因至誠路是墊高的馬路),早年有許多的戶人家居住於此,筆者記得在靠近橋頭處有小階梯可以走下去。過去就曾聽說過在幾戶人家間有一塊被鑿過的大石頭,後來才知道原來是「石馬」深陷於其中。

民國82年左右,拆除了上方的房屋建築,開始105號社區公園的建設。由於石馬的位置的尋獲,規劃單位希望把105號公園與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做連結。而有今日的石馬廣場、隘門石牆、芝山合約碑記景觀牆...等設計展現。

石馬廣場:石馬的故事 隘門石牆(類似隘門上的雉堞)
105號公園裡的石馬 105號公園內的隘門石牆

 

芝山合約碑記景觀牆:芝山合約碑記原碑

105號公園裡的芝山合約碑記放大石壁


光復之初雨農系列芝山公園建設文化史蹟公園名山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