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12月21日   認識台北史前文化最佳教材 芝山岩公園考古探坑展示館

發現時間與緣由興建過程與落成考古探坑展示館看探坑層位


發現時間與緣由

芝山岩考古探坑的展示館原址之內容物發現於民國89年12月初,當時是為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規劃水生池時,需做大面積挖掘,由於地屬保護區,遂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劉益昌教授先進行考古發掘而發現。

開挖的結果令人振奮,不但出土兩位先人的遺骸與器物,探坑周邊剖面的層面亦非常連續而清楚,當時民政局、文化局及劉教授對於後續的建設即傾向變更原設計,進而確定現地復原的構想。

我想了解當時發掘的情形

興建過程與落成

翻模工作 由於出土的物品需立刻進行保存,人骨的翻模部份由地方文史工作室潘常武先生的工作室負責翻模工作。

91年5月潘老師到現場進行其他物品的翻模作業,期間潘老師與雨農國小校史室工作小組取得聯繫,小組人員利用這個機會請潘老師講解考古物的翻模與製模方法。

探坑內部仍有滲水的問題。

(右圖、下圖:攝於探坑工作現場)

潘常武老師指導製模過程

   探坑情形 91年5月探坑工作現場 雨農老師請教潘老師

當時已完成人骨的翻模作業,近看潘老師工作室所翻製的模型,彷彿像當時探坑裡所發掘的感覺一模一樣。

編號M1的翻模,全身風化較為嚴重
編號M2的翻模,牙齒保留較為完整

91年5月下旬,雨農國小的老師多次到探坑現場了解模型製作情形。據潘常武老師講述未來現場會放置經過翻模的模型,而探坑四周剖面將以剝下一層壁面再製成模型黏回;由於探坑下方地下水滲出嚴重,還需作防滲水等處理。

 

考古探坑展示館的構想與興建 展示館初期構想,希望讓探坑現地展示,民眾能以最近的方式來認識探坑,甚至有階梯引導至探坑裡,來觀看探坑的剖面。探坑的興建工程到93年才開始有所突破,之前都是以鐵板圍籬和簡易棚架和帆布遮蓋,有好一段時間裡面沒有任何動靜。依據工程告示牌標示93年3月開工,預計8月完工,由謝惠忠建築師事務所所設計,採玻璃屋方式。

93.7的探坑展示館工程 

93.12完工的探坑展示館工程(後面)

相關網路新聞

國語日報社資訊導航: 芝山岩考古探坑展示館八月亮相---2004/3/15

 

考古探坑展示館落成典禮 雖然媒體與網路消息都說93年8月要開館,但卻不見任何動靜與消息。直到12月20日雨農國小教務處接獲台北市文化局電話告知,探坑展示館將於明早11點舉行落成典禮,於典禮前後都有導覽,並希望學校帶領學生參加。

10:47 展示館落成典禮準備中
導覽員為班級學生解說探坑
記者訪問雨農國小學生
11:00 記者訪問中研院劉益昌教授
11:07 馬市長親臨典禮會場
11:10 文化局廖咸浩局長主持
11:16 馬市長致詞並對學生問答
11:25 落成典禮揭幕儀式

11:30 劉益昌教授為來賓導覽
11:37 市長與局長植樹(無患子)

 

93年12月21日竣工落成典禮當日相關網路新聞

臺北市文化局電子報: 芝山岩探坑落成 台北考古活教材

臺北市文 化局文化新聞: 文化新聞

人間福報電子報台北原住民 芝山岩原貌重現/郭書宏

落成典禮照片:聯合新聞網

 

考古探坑展示館

東牆剖面

 
考古探坑展示館

 
南牆剖面

 
西牆剖面



 
探坑底部

松山層頂層大樹頭
約6500年掉入,
可能是芝山岩頂的大樹隨岩塊崩落湖中
北牆剖面



 

看探坑層位--認識台北史前史

 


發現時間與緣由興建過程與落成考古探坑展示館看探坑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