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泉械鬥.同歸所-先民奮鬥歷程• 清朝的芝山岩 |
【原因】
明、清朝時有許多大陸沿海的人渡海來台灣生活,當時定居於台北萬華地區是以泉州人較多,士林一帶則多是漳州人。來台開發期間,常因語言、風俗、習慣、信仰、利益等衝突,經常發生不愉快的事,而發生了械鬥事件。
【時間】
漳泉兩地人民不和早在唐玄宗時代,常因地界糾紛屢屢發生糾紛。移民來台,土地開發日益飽和,因生存競爭激烈,位土地開發、搶水源、佔地盤等利益衝突,時常發生摩擦,大打出手。近代,在台北地區漳州人和泉州人的械鬥事件,以清咸豐3∼9年最為激烈。來自社子的泉州人渡過基隆河,攻入芝蘭街(今文林路憲兵隊附近)燒毀街市,漳州人不敵退敗到芝山岩,以惠濟宮為大本營,所有壯丁則死守四座隘門。
同歸所-大墓公
清乾隆51年(西元1786)林爽文與吳維仁領導義民抵抗清朝,傷亡甚多,是為「林爽文事件」。當時難以辨認的死難民眾的屍骨陸續就地合葬於此,稱「大墓公」,當時稱為「萬善同歸」。 後來,清咸豐年間台北地區的漳州人、泉州人移民因開發新土地到某程度,常會因土地、經濟利益而發生爭執而不斷發生械鬥事件,稱「漳泉械鬥」。其中以咸豐9年芝山岩之役最慘烈。事後將無名之死難者亦合葬於芝山岩上,又稱「老大公祖」。 民國18年重新修建,有幅對聯,而改稱「同歸所」。現在,同歸所亦歸屬於惠濟宮管轄。 墓塋對聯 同歸原有數 一所豈無緣
|
在同歸所前方步道邊有座石頭蓋的小土地公廟,是原來所建的,而旁邊有新的大土地公廟,牆上有題「士氣鎮芝山,林盛藏蘭芳」和同歸所的由來簡述。墓的土地公廟應稱為「后土」,祂是要保護墓園的,一般都比墓園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