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備階段--
民國63年
2月:奉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核定籌建,由雨聲國小承辦。
4月:選定校址及決定築25號到路交通。
|
|
民國64年
6月:第一期教室工程發包,因部份保留地之未能及時取得,無法開工,發包作廢。
|
|
確定校名--
民國65年(本項資料來源為雨聲國小網頁校史沿革中所提)
10月:由雨聲國小籌辦,另成立「雨農國小」。
|
雨聲國小校史沿革 |
積極建設階段--
民國66年
1月:第一期教室自立樓工程第二次發包動工。
8月:台北市教育局派許元耀先生為首任校長(民66-69)。
9月:開始招生,因教室尚未完工,暫借雨聲國小、士東國小教室上課。
學校地址:台北市士林區至誠路二段36巷100號
(當時尚未有校門,也沒有道路與學校直接連接,與民宅共用一信箱)
10月底:第一期教室工程竣工(自立樓:靠忠義街)。
12月31日:遷入新教室(自立樓)。全校僅一、二、三年級共14班。
雨農真正生日
|

翻拍自:采集陽光二十年
|
民國67年
|

翻拍自雨農畢業紀念冊v2 |
發現遺址寶物--
民國68年
4月:進行第二期教室工程(自強樓)時,在距地表下約2公尺深處,挖到一層含遺物的貝層,考古人員(黃士強教授、林朝棨教授、宋文薰教授)到達勘查時,發現已遭破壞。同年,台北市工務局在芝山岩的公路下裝涵箱時,在石頭公廟附近又挖出史前遺物 ,並出現大量貝殼(為松山期台北鹹水湖時代的貝殼)。蓋在遺址上的小學
8月:台灣大學人類學系連照美教授,趁工務局施工之便,在芝山岩的北面,即現在學校雨聲街大門東方約30公尺處,試掘了一個探坑,內容只有圓山文化的遺留物。工務局在這一帶施工,也挖出了幾座墓葬,根據周圍遺物推測可能是「圓山文化」。
12月:第二期教室-自強樓竣工。自強樓一樓是無牆的防洪教室,為提供居民避水患。年底黃士強教授與連照美教授訪盧錫波先生家,參觀他所採集的標本,其中有一件為礫石砍器-是從石頭公廟附近挖出的貝堆中採到一件舊石器時代的砍器,宋文薰教授推測芝山岩地區有一層舊石器時代文化。
石角溪(蘭雅溪)隱沒:石角溪是外雙溪的支流,寬僅數公尺,本來蜿蜒於校園內,早年師生上學皆需涉水穿過小溪到學校上課。根據陸校長的回憶這裡的溪流蜿蜒,種了許多水生植物,有茭白、慈菇、荸薺、芋頭等,鄰近山坡榕樹成蔭,還有新墳古墓,罕有人至。工務局在修建公路時將石角溪溪水經由公路下之涵箱引至雙溪,石角溪就消失了。
|

翻拍自:雨農畢業紀念冊v2
翻拍自:雨農畢業紀念冊v1

翻拍自:雨農畢業紀念冊v1
|
完善小學--
民國69年
6月:第三期工程(自發樓)發包,受地權因素延至民國70年才動工。
8月:許元耀先生調大直國小。
8月6日:台北市教育局調陸清培先生續任本校第二任校長(民69-77)。
東勢溪流域河床地沿岸種植水生植物,有水稻、茭白、芋頭、水空心菜等。
9月:校門設在雨聲街,編班26班,完成完善小學型態。
學校地址:台北市士林區雨聲街95號
10月:運動場、庭園、司令台(靠雨聲街,坐南朝北)、圍牆相繼完成。
|

翻拍自:采集陽光二十年
翻拍自:雨農畢業紀念冊v3

翻拍自:建校十年慶
|
第一屆畢業典禮--
民國70年
芝山岩遺址雖然是台灣考古史上最早被發現的史前遺址,但是考古所得的資料有限。
2月10日至10月中旬:黃士強教授帶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學生進行發掘工作。民國68年之前,有不少考古學者到芝山岩調查,採集不少史前遺物採集地點限於山頂和山坡上,遺物較為集中的是在西南山坡(西隘門附近)上,遺物則多屬圓山文化。所以在民國70年之前,對這個遺址的文化內涵一直模糊不清,更不知其為貝塚。
由於芝山岩得地勢低窪、地下水豐沛,馬路與房屋讓可以開挖的地空地變少。最後決定在學校大門(雨聲街)的西邊到石頭公廟的校園圍牆內外、大門以東到陽明醫院的圍牆外與馬路間及芝山岩南面建築工地,進行搶救挖掘。這次挖掘最大的收穫是發現「芝山岩文化」,這各文化層的遺物有彩陶、黑陶、木器、草編、藤編及炭化帶穗稻米,這些大都是台灣地區首次發現的史前遺物,確定了芝山岩遺址的主要內涵,並了解文化層裡上層為圓山文化,下層為芝山文化。
6月:第三期工程(自發樓)動工。
7月1日:舉行第一屆畢業典禮。
全校教職員(69學年度) 合影70
|

翻拍自:臺北芝山巖遺址發掘報告
翻拍自:臺北芝山巖遺址發掘報告

翻拍自:雨農畢業紀念冊v1
|
民國71年
4月:第三期工程(自發樓)竣工。
完成校園佈置,增建科學教室(自然教室前身)。
忠誠路開畫,學校成為社區的精神堡壘。
全校教職員(70學年度) 合影71
|

翻拍自:建校十年慶 |
民國72年
全校教職員(71學年度) 合影72
|

翻拍自:雨農畢業紀念冊v3 |
民國73年
增設輔導室,總務處增文書組。
教務處增設設備組,訓導處增設訓育組。
擴充圖書館閱覽室,芝山岩文化展示室(現輔導室團輔室外牆前)。
環校道路於年底完成。
全校教職員(72學年度) 合影73
|

翻拍自:建校十年慶 |
忠義街定名--
民國74年
3月:校區北沿道路定名為忠義街,大校門改設忠義街,學校對外交通尤見便利。
學校地址:台北市士林區忠義街1號
全校教職員(73學年度) 合影74
|


翻拍自:建校十年慶 |
興建活動中心--
民國75年
籌建風雨操場(今學生活動中心)6月29日招標,11月25日動工興建。
9月:因學生過多,一、二年級改為二部上課,共設41班,成立資源班一班。
全校教職員(74學年度) 合影75
|

翻拍自:雨農畢業紀念冊v1 |
民國76年
風雨操場結構逐漸進行中。
防洪教室改建一般教室,改善二部制上課的問題。
12月出版「建校十年慶」-創校十週年紀念專輯。
全校教職員(75學年度) 合影76
|

翻拍自:建校十年慶 |
民國77年
台北扶輪社吳東亮先生贈本校演奏鋼琴一座。
8月1日:陸清培先生調任「忠誠」國小籌備處主任,並借用雨農國小活動中心教室做為籌備處辦公室,後更名為「三玉」國小。--
--詳細資料參閱:台北市士林區三玉國民小學規劃報告/陸清培/80.7.27/台北市士林區三玉國民小學籌備處,第7.8.9頁)
台北市教育局改派曾水木先生續任本校第三任校長(78/8退休)。
因社區眷村蓋建,大樓林立人口倍增,全校突增為56班,低年級二部制教學。
全校教職員(76學年度) 合影77
|

翻拍自:采集陽光二十年
翻拍自:思源-三玉國小創校特刊
|
民國78年
8月:曾水木先生退休,台北市教育局派陳如岳先生擔任本校第四任校長(民78-81)。
全校教職員(77學年度) 合影78
|

翻拍自:采集陽光二十年 |
民國79年
全校教職員(78學年度) 合影79
|
|
活動中心蓋好了--
民國80年
5月:學生活動中心落成。內庭設有日晷觀測儀,鯉魚造型噴水池。
全校教職員(79學年度) 合影80
|
 |
民國81年
普通班班,資源班班,資源教室班;教職員工人,學生2450人。(81.6)
全校教職員(80學年度) 合影81
|
|
民國82年
普通班班,資源班班,資源教室班;教職員工人,學生2359人。(82.6)
8月:陳如岳先生調任葫蘆國小,台北市教育局派龔淑芬女士擔任本校第五任校長(民82-84)。
成立資源教室,強化補救教學。
操場改建工程-操場紅磚粉跑道、水泥綜合球場、司令台改向(靠忠義街,坐北朝南)。
全校教職員(81學年度) 合影82
|

翻拍自:采集陽光二十年
|
民國83年
普通班班,資源班班,資源教室班;教職員工人,學生2147人。(83.6)
學校遊戲場完工。
全校教職員(82學年度) 合影83
|
 |
民國84年
普通班班,資源班班,資源教室班;教職員工人,學生1964人。(84.6)
全校教職員(83學年度) 合影84
|
|
教學資訊化的開始--成立電腦教室
民國85年
普通班班,資源班班,資源教室班;教職員工人,學生1781人。(85.6)
8月:龔淑芬女士調任湖山國小,台北市教育局派陳綠萍女士擔任本校第六任校長(民85-89)。
9月:成立電腦教室,學校教學、行政電腦化。
全校教職員(84學年度) 合影85
|

翻拍自:采集陽光二十年 |
PU跑道取代紅磚粉跑道--
民國86年
普通班班,資源班班,資源教室班;教職員工人,學生1638人。(86.6)
PU操場完工。
規劃校史室空間。
12月出版「采集陽光二十年」-創校二十週年紀念專輯。
12月31日:建校20週年生日。
全校教職員(85學年度) 合影86
|


翻拍自:采集陽光二十年 |
成立附設幼稚園--
民國87年
普通班54班,資源班1班,資源教室1班,幼稚園2班;教職員工98人,學生1503人。(87.6)
成立附設幼稚園。
全校教職員(86學年度) 合影87
|
 |
民國88年
內庭鯉魚造型噴水池改建瀑布式水池。
6月:無障礙環境改善工程。
全校教職員(87學年度) 合影88
|

 |
民國89年
普通班46班,資源班1班,資源教室1班,幼稚園2班;教職員工100人,學生1445人。(89.6)
1月:配合市政推動完成 「戶外球場夜間照明設施」。
9月:活動中心地下室(校史室、會議室等)、地下室桌球教室整修工程。
12月:配合市政推動完成 「自來水生飲系統改善工程」。
全校教職員(88學年度) 合影89
|
 |
有營養午餐了--
民國90年
普通班46班,資源班1班,資源教室1班,幼稚園2班;教職員工100人,學生1445人。(90.6)
8月:陳綠萍女士調任國語實小,遴選黃金印先生擔任本校第七任校長(民90-97)。
12月:完成學生營養午餐先後完成午餐昇降梯設施及午餐配膳室。
自發樓廁所整修工程、觀察教室兩間興建工程、專科教室增建工程。
校史室規劃小組開始籌設校史室軟體內容。
全校教職員(89學年度) 合影90
|

 |
民國91年
普通班44班,潛能開發班1班,幼稚園2班;教職員工99人,學生1384人。(91.6)
暑期:普通教室環境改善工程(低年級)。
8月:教改九年一貫階段性實施。
12月:「雨農校史室」第一期展示完成,慶祝遷入雨農滿25歲生日。
全校教職員(90學年度) 合影91
|
 |
民國92年
普通班44班,潛能開發班1班,幼稚園2班;教職員工98人,學生1365人。(92.6)
3月:自立樓、自強樓及活動中心廁所整修工程。
8月:活動中心PU地面第二次翻新。自發樓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
「雨農校史室」改名為「學校本位課程專科教室」簡稱「校本專科教室」。
9月:體操教室及活動中心球場整修工程。
12月25日:舉辦臺北市模範生頒獎典禮,市長馬英九先生參觀校本專科教室。
校史室規劃小組開始規劃校史室第二期展示,製作雨農校史室網頁。
全校教職員(91學年度) 合影92
|

 |
民國93年
普通班44班,潛能開發班1班,幼稚園2班;教職員工98人,學生1328人。(93.6)
8月:校舍(自立樓)外牆整修工程。
自立樓教室外牆更換磁磚
,雨農老師發動連署強力保留磁磚所組合的校名二字於原位,遂在工程中加入此部份,以磁磚拼貼方式更新「雨農」二字!認識校徽
全校教職員(92學年度) 合影93
|

 |
民國94年
普通班44班,潛能開發班1班,幼稚園2班;教職員工99人,學生1307人。(94.6)
4月29日: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吳清基局長蒞校視察,參觀校本專科教室。
9月:學校圍牆整修工程,雨聲街段融入芝山岩特色。
全校教職員(93學年度) 合影94
|

 |
民國95年
普通班43班,潛能開發班1班,幼稚園2班;教職員工98人,學生1328人。(95.6)
2月:人工球場及典禮臺整修工程。
3月:南面噴水池改建為「親水式生態池」。
暑期:普通教室環境改善工程(中年級);完成自發樓、自強樓教室更換鋁門窗。
全校教職員(94學年度) 合影95
|

 |
準備雨農30週年慶--
民國96年
普通班43班,潛能開發班1班,幼稚園2班;教職員工96人,學生1176人。(96.6)
5月:活動中心整修(增設節能日光燈)暨屋頂整修。
全校教職員(95學年度) 合影96
|
 |
雨農30週年慶-- 民國97年
96學年度校務評鑑九大項目(行政領導與管理、課程教學與評量、專業知能與發展、學生事務與輔導、特教團隊與運作、資訊規劃與實踐、校園環境與設備、學生學習與表現、家長與社區參與)全數通過!
6月:自強樓外牆整修(仿石漆)工程。
暑期:普通教室環境改善工程(高年級)。
12月:幼稚園旁活動中心牆面彩繪工程。
全校教職員(96學年度) 合影97
|

 |
民國98年
8月:黃金印校長任期滿八年,轉任木柵國小校長,遴選留素芹女士擔任本校第八任校長(民98-)。
暑期:自然專科教室環境改善工程。
暑期:自立樓教室更換鋁門窗,警衛室整修工程。
全校教職員(97學年度) 合影98
|
 |